科技前沿:中国移动十大低空网联应用场景发布,开启低空经济新时代!

2024年6月6日,中国移动正式发布了十大低空网联应用场景,这一举措标志着低空智联技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。作为通信行业的领军企业,中国移动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,为低空网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
在今年6月6日5G商用五周年之际,中国移动承办的工信部“移动通信高质量发展论坛——低空经济与5G-A行业应用分论坛”在北京圆满召开。会上,中国移动联合众多合作伙伴共同发布十大低空网联应用场景,覆盖党政、交通、文旅、农业、医疗等多个领域,充分展示中国移动在5G-A与低空经济融合应用的新成果。

飞行监管:助力构建低空立体监控

浙江移动支撑浙江省公安警务航空队打造警用无人机实战管控平台,在杭州奥体中心、国际博览城区域建设目前全国最大连片组网通感试验网,推进5G-A通感一体在低空安防领域的应用,针对典型塔站、高楼、道路、玻璃幕墙遮挡、水平部署五种复杂场景,助力公安开展无人机发现、身份识别、告警驱离等业务管理。该项目在全国率先完成组网连续轨迹跟踪,率先具备地面起飞、楼际线(20-100m)以下检测能力,后续还将引入AI感知基站,提升物体感知检测率,降低虚警率,为公安低空安防做出更大的贡献。

应急通信: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

在甘肃,中国移动研创空天地一体化公安应急通信保障体系,创新无人机搭载警用数字集群的高机动性公安应急通信保障手段,在断网断电断路极端环境下实现公安指挥对讲、音视频回传、侦查搜救,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公安应急通信体系。在临夏积石山6.2级地震救援中,该应急通信保障体系得到实战检验,实现“第一时间”回传现场受灾情况、“第一时间”打通应急指挥通道、“第一时间”开展侦查搜救支撑,极大提升应急指挥效率和应急处突能力。

物流配送:创新低空配送新模式

中国移动联合产业伙伴,在浙江、上海两地率先落地5G-A通感一体128T商用基站应用于低空无人机海鲜运输线路。该线路基于300米低空全海域的5G完善覆盖,以及5G-A通感一体技术对无人机高度、位置、轨迹动态等精准数据的实时感知监测,让无人机跨海精确飞行百公里成为可能。通过该线路,海鲜在舟山海域捕获后,经无人机运输,1小时直达上海,2小时可上餐桌。

机场安防:让“无人机”守护“载人机”

在云南,中国移动携手保山机场开展低空实时感知与目标动态跟踪,基于中国移动5G-A通感一体网络能力,构建5G-A空地一体监测系统,自动识别和预警潜在的安全隐患,有效解决机场低空、跑道侵入防控等管理痛点问题,增强风险防控能力和安全管理水平,实现从“人防”向“技防”的升级。

展望未来,低空网联技术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应用前景。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,低空网联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,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便利和效益。中国移动将继续发挥其在通信领域的优势和技术实力,为推动低空网联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贡献更多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