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,中国电信凭借其深厚的技术底蕴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,正逐步成为推动“以数辅政”模式创新与效能提升的重要力量。2024年7月18日,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入,中国电信在助力政府决策科学化、精准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
日前,以“数据赋能 智领未来”为主题的数字政府论坛在京举办。数字政府是建设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的基础性和先导性工程,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、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。如今,我国经济正处于“精准调理”期,对政府管理提出新的运营要求。对此,中国电信坚持科技创新,积极助力打造安全自主可控的数字政府。
数字政府建设仍存在难题
从电子政务到数字政府,我国政府的数字化转型发展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。《数字政府一体化建设白皮书(2024年)》显示,全国31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务云基础设施基本建成,超过70%的地级市建设了政务云平台……
可见当前,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就。但面对数字化转型的深度推进,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问题。
在宏观层面,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技术层面需要进一步强化。这不仅涉及到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的提升,还包括网络安全的加固以及智能算法的优化。
在微观层面,数字政府变革是治理过程重心逐步下移的过程,推进数字政府建设需要政府统筹,更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,政府要强调以公民为中心的双向互动。而当前,公众对数字政府的认知度、接受度以及参与度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。在中观层面,由于受长期经济因素和地理因素的影响,不同地区的数字政府发展程度和专业人才水平参差不齐,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存在发展不平衡的协同困局。
积极筑牢数字政府安全底座
当前,数字政府能否正常运转和顺利运行,依赖于网络基础设施、信息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重要数据的安全。在此前,国务院印发的《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》就明确提出“构建全方位、多层级、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”。
作为信息基础设施提供者,中国电信构建了云网边端协同、纵深防御的数字安全体系。中国电信“红盾”安全体系、“天衍”量子计算云平台、量子密信、见微安全大模型、可信通信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,满足行业在不同场景下的数据安全需求,构建端到端安全防护体系,为其筑牢安全防线。
在推动“以数辅政”的过程中,中国电信始终将数据安全放在首位。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加密、访问控制、安全审计等技术手段,确保了政务数据的安全可控。同时,中国电信还加强了对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监控,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,为政府数据资产的安全保驾护航。